可控核聚变概念活跃 永鼎股份领涨
可控核聚变概念活跃 永鼎股份领涨
可控核聚变概念活跃 永鼎股份领涨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lóng)
从广东北部的韶关站出发,崭新的厂房鳞次栉比,行车不到几分钟,北江智算(zhìsuàn)中心、中国电信粤港澳(yuègǎngào)大湾区智能算力中心等建筑出现(chūxiàn)在视野里,彰显着这座小城的“野心”。
过去三年,这座四线城市实现了算力(suànlì)产业(chǎnyè)的从无到有。在6月13日的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算力网大会上,韶关(sháoguān)市委书记陈少荣提到,目前已引进22个智算(gèzhìsuàn)中心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已形成12万标准机架承载能力,即将成为(chéngwéi)华南地区最大的算力集聚区。
与(yǔ)之形成反差的是,韶关此前在(zài)广东(guǎngdōng)省的存在感并不高。定位为“北部生态发展区”,韶关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处于较后位置,直至2023年(nián),全市GDP才突破1600亿元。2024年,韶关GDP达1647.56亿元,经济总量在广东21市中排名第15位。

界面新闻根据韶关市统计局整理
AI产业为这座城市带来重塑竞争力的新窗口(xīnchuāngkǒu)。2022年,国家(guójiā)正式实施(shíshī)“东数西算”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八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韶关是该枢纽节点内唯一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翻查韶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统计公报可以发现,这座粤北城市(chéngshì)的(de)经济转型很(hěn)有特点:传统重工业占比正在下降,但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依然(yīrán)突出;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增速快但基数小。
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yìngyòng)掀起了新一轮的AI热潮,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如何与珠三角应用端(duān)企业联动、支撑企业后训练、提升产业(chǎnyè)附加值,是韶关需要解答的问题。
北界(běijiè)湖南郴州、东邻江西(jiāngxī)赣州,地处“三省通衢”要冲的韶关是广东“北大门”。
很少人能联想到(dào)这座旅游城市一度是广东的经济中心。据(jù)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1938年10月后,韶关成为广东战时省会,延续到1945年。彼时,省内重要的金融、商贸机构纷纷迁至(qiānzhì)韶关。
上世纪(shìjì)40年代后,韶关又以“华南(huánán)重工业基地”闻名,诞生了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台电风扇等多项“全国第一”。
钢铁与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构成了韶关的工业版图。但因经济转型和区域发展差异,这个老工业基地综合实力(shílì)相对滞后,面临发展后劲不足(hòujìnbùzú)困境(kùnjìng)。
同时,在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后,寻找(xúnzhǎo)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迫切解决的命题。2024年(nián),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xiàjiàng)5.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1.9%。
事实上,摆在(bǎizài)韶关面前的(de),是粤北五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转折点出现在三年前。2022年5月,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启动建设。按照规划,该数据中心集群将承接广州、深圳(shēnzhèn)等(děng)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qiānyí)。

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浈江片区 图片来源:韶关发布
在此之前,韶关人工智能(réngōngzhìnéng)产业为一张白纸。尽管硬科技含量不高,但能源、成本是韶关的底牌(dǐpái)。
从工业用电成本来看,韶关为全省最低,叠加去年出台(chūtái)的算力券政策奖励,用电成本进一步下探(xiàtàn)。全年平均气温21℃,可降低数据中心(shùjùzhōngxīn)能耗。
加上(jiāshàng)近年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快速增长(kuàisùzēngzhǎng),绿能资源是韶关(sháoguān)的另(lìng)一优势。韶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红林提及,通过摸排,全市的新能源发展开发潜力为1100万千瓦,目前已(yǐ)开发装机容量400万千瓦,具备开发条件的为210万千瓦,其余近500万千瓦正在争取省内政策支持。
“接下来将通过绿证交易、开展(kāizhǎn)绿电(lǜdiàn)直供、推进算电协同、新建虚拟电厂等方式优化集群的(de)绿电占比,预计到2026年数据中心的绿电占比将达到(dádào)80%以上。同时我们还与华为开展合作,提供充足的华为昇腾服务器,并为落地的智算企业提供绿电直供。”蒋红林说。
陈少荣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韶关电力富余近(jìn)100亿度电,绿电占56.7%。随着延网合组推进和电力一体化(yītǐhuà)试点建设,算力成本能与(yǔ)西部地区基本持平。
“算力是AI企业主要(zhǔyào)的成本之一,因此我们关心的一个指标是,人工智能超算集群(jíqún)每千瓦的成本。”暗物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今年年初在(zài)韶关(sháoguān)落地了业务,公司总经理苏江(sūjiāng)接受界面新闻采访(cǎifǎng)时提到,在成本端,韶关相比一线城市有20%的优势,在省内属于成本最优地区。AI企业需要兼备成本和服务优势的算力供给方,韶关提供了这样一个角色。
张嘉恒2021年(nián)就在韶关落地了(le)AI生物材料项目。他是韶关人,目前在深圳工作,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创立了杉海(shānhǎi)创新。
2022年以来,韶关算力发展之快是张嘉恒未曾料想的。他告诉界面新闻(xīnwén),尽管韶关算力产业仍处于完善(wánshàn)基础设施的前期阶段,但在算力储备、底座设置、源网荷储方面(fāngmiàn)的进展很快。
目前,韶关已(yǐ)经聚集(jùjí)了大部分叫得出名号的厂商: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等算力中心项目已经(yǐjīng)建成,华韶(huásháo)、英硕等项目建成投产,腾讯、万国、中粮、华韶二期等项目动工建设,百度智能营韶关标注基地启动运营,中国电信和华为(huáwèi)合作的全球首个商用智算节点已上线。
蒋红林提及,硬件配套方面,投入了36亿(yì)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通讯网络方面,建成了13条连接广州(guǎngzhōu)、深圳的(de)设备级全端运营网,以及12条省际光缆,满足大湾区绝大部分低时延类的业务(yèwù)需要。
6月13日(rì),30余个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涵盖数据(shùjù)中心项目、数据服务与应用项目、大数据制造业项目等。

中国电信智算超节点 图片来源:韶关发布
但相(xiāng)较贵州、内蒙古等枢纽节点,韶关起步相对较晚,能源方面也不比甘肃、宁夏等枢纽节点有优势。鹏城实验室数据智能(zhìnéng)研究所副所长、韶关数据产业研究院院长(yuànzhǎng)相洋向界面新闻分析道(dào),韶关换道超车的优势在于毗邻大湾区下游应用,“西部集群面向东部用户侧的距离(jùlí)很大。相较之下,面向大湾区用户,甚至港澳或(huò)东南亚的出海场景,是韶关的优势。”
2022年,鹏城实验室正式(zhèngshì)了(le)发布中国算力网研究计划,并在单纤双向超500T新型光传输系统、算力网广域长距离RDMA技术及设备上取得突破,相关核心技术直接支撑了韶关枢纽节点的建设,构建了高效能(gāoxiàonéng)算力调度系统、大模型底座与应用计算(jìsuàn)系统。
低时延为韶关(sháoguān)承接大湾区需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韶关数据传输到广州仅需1.3毫秒、到深圳(shēnzhèn)仅需1.66毫秒。
相洋进一步指出,大(dà)模型(móxíng)分为预训练(xùnliàn)和(hé)后训练,预训练即基座模型,需要大算力、大数据和长时间,西部的电力、人力成本优势发挥了作用。随着技术由预训练往后训练发展(fāzhǎn),西部训练的模型要放在东部节点应用,需要训练对接具体场景的行业模型、领域模型,这个时候东部的优势就体现出来。
加上算力(suànlì)应用场景逐步由高时延(shíyán)训练转向低时延推理,推理算力将进入新一轮的爆发期。据全球十大投行之一的巴克莱银行预测,2026年,训练算力与(yǔ)推理算力的比例将由6:4变为3:7。推理算力对时延要求非常高,韶关(sháoguān)低时延、低成本、高带宽优势日益凸显。
蒋红林透露,目前已建成的电信、华韶等数据项目基本(jīběn)售完(shòuwán),三大运营商预计6月份将完成国家干线节点建设(jiànshè)。市内正在加快申报(shēnbào)算网枢纽互联中心,在直连点的基础上再增加高速运力网和算力调度,预计今年完成基础建设。这些都(dōu)将更好满足以推理计算为主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
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眼下,大湾区正站在多个新赛道风口,韶关的算力建设也吸引(xīyǐn)了一批(yīpī)企业前来布局。
华为正在韶关建设存力(cúnlì)中心,聚焦数据(shùjù)可信托管、数据治理、数据流通、数据开发(kāifā)等业务。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chǎnpǐnxiàn)战略与发展业务部总裁王旭东提到,该中心也可以作为省级的数据备份中心、语料库、开发和利用中心。
软通动力也将在韶关承建算力调度平台,提供基础设施生产及系统运维等服务、研发(yánfā)部署大模型。软通智算科技(广东(guǎngdōng))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春元向界面新闻表示,公司已在韶关投资了(le)一批(yīpī)算力,规模有数百亿。
王春元指出,在韶关(sháoguān)的业务开展(kāizhǎn)主要基于几个(jǐgè)方向。首先是借助于粤港澳(yuègǎngào)大湾区计算服务平台、韶关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进一步打通大湾区应用端和韶关算力,以服务平台形式(xíngshì)开展公共服务。第二,基于未来两三年算力应用爆发的预测,在本地持续投资算力。第三是承接AI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延伸数据服务(shùjùfúwù)、治理、清洗标注,以及行业模型训练调优和智能体打造等业务。
“未来数据中心的密度也(yě)会有新的要求。传统数据中心以互联网需求(xūqiú)为主,为低密度机柜,通常是4千瓦(qiānwǎ)到7千瓦。而计算(jìsuàn)时代的网络架构更要求整个集群的高速互联,因此我们会朝着20千瓦到40千瓦,甚至100千瓦的方向去做。”王春元说。

韶关市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苏江提及,行业智能体落地时(shí)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yīnsù)在于,能否可信、可控、可解释,这也是体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后续会在多个领域落地大规模的算力消纳,汇聚在韶关(sháoguān),同时在算力能力产出(chǎnchū)、数据产业构建方面展开合作。
在省内,广州、深圳(shēnzhèn)从市到区(qū)也在建设算力集群。王春元认为,深圳、广州可以聚焦于算力应用大模型底层,韶关是(shì)更基础设施的定位,形成优势互补,“从杭州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杭州其实并不在乎算力是不是在本地。因为算力本身不会(búhuì)产生核心(héxīn)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算力应用。所以广州跟深圳应该注重于算力应用本身。”
租赁算力不会产生核心(héxīn)价值,这也意味着,发展算力基础设施对韶关而言仅仅是产业转型的第一步。如何(rúhé)以此为契机,推动上下游的发展并带动GDP,是这座城市思考(sīkǎo)的议题。
韶关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当前韶关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产业(chǎnyè)转型升级相对缓慢,大数据、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qǐbù)爬坡阶段,体量较(jiào)小,缺乏市场竞争力(jìngzhēnglì)强、具有引领性的大型产业集群。
韶关算力产业链正向上中下游寻找附加值,目前招引上下游项目31个。蒋红林提到,上游(shàngyóu)的朗科(lǎngkē)科技等(děng)12个工业项目已经(yǐjīng)投产,中兴通讯等7个硬件制造项目正在建设;下游部分政务数据备份中心已经落地建成,百度标注基地等有6家服务商入驻。
相洋认为,韶关(sháoguān)可以发展算力服务,如API(应用服务(yìngyòngfúwù)接口),以及(yǐjí)修图、短视频编辑等应用,在提供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专门的市场团队。
张嘉恒则提出,韶关本身具备材料产业基础,如有色金属、钢铁,并发展出欧莱新(xīn)材等(děng)靶材企业,新材料跟AI结合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人才可以在珠三角、大湾区(qū),算力、服务器、数据中心放在韶关,用(yòng)AI开发出来的新材料,可以放在韶关生产,作为后(hòu)端配套,这样才能带动本地产值。”
张嘉恒的公司目前就采用(cǎiyòng)了这种模式,生产环节在韶关,研发(yánfā)环节在深圳。他计划未来进一步拓展储能材料方面的业务。
在工业强市战略(zhànlüè)下,韶关(sháoguān)正在推动大规模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按照规划目标,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算力中心延伸制造业(zhìzàoyè),成为(chéngwéi)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之一。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带来了(le)庞大的机电和服务器市场,我们预计有2000多亿的市场,也(yě)为电子信息和装备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我们重点招引服务器、路由器、光模块、IT设备、变压器、UPS电源等(děng)配电设备、液冷机柜制冷设备、企业(qǐyè)级SSD等存储设备以及(yǐjí)网络通信设备等硬件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蒋红林说。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lóng)
从广东北部的韶关站出发,崭新的厂房鳞次栉比,行车不到几分钟,北江智算(zhìsuàn)中心、中国电信粤港澳(yuègǎngào)大湾区智能算力中心等建筑出现(chūxiàn)在视野里,彰显着这座小城的“野心”。
过去三年,这座四线城市实现了算力(suànlì)产业(chǎnyè)的从无到有。在6月13日的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算力网大会上,韶关(sháoguān)市委书记陈少荣提到,目前已引进22个智算(gèzhìsuàn)中心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已形成12万标准机架承载能力,即将成为(chéngwéi)华南地区最大的算力集聚区。
与(yǔ)之形成反差的是,韶关此前在(zài)广东(guǎngdōng)省的存在感并不高。定位为“北部生态发展区”,韶关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处于较后位置,直至2023年(nián),全市GDP才突破1600亿元。2024年,韶关GDP达1647.56亿元,经济总量在广东21市中排名第15位。

AI产业为这座城市带来重塑竞争力的新窗口(xīnchuāngkǒu)。2022年,国家(guójiā)正式实施(shíshī)“东数西算”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八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韶关是该枢纽节点内唯一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翻查韶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统计公报可以发现,这座粤北城市(chéngshì)的(de)经济转型很(hěn)有特点:传统重工业占比正在下降,但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依然(yīrán)突出;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增速快但基数小。
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yìngyòng)掀起了新一轮的AI热潮,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如何与珠三角应用端(duān)企业联动、支撑企业后训练、提升产业(chǎnyè)附加值,是韶关需要解答的问题。
北界(běijiè)湖南郴州、东邻江西(jiāngxī)赣州,地处“三省通衢”要冲的韶关是广东“北大门”。
很少人能联想到(dào)这座旅游城市一度是广东的经济中心。据(jù)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1938年10月后,韶关成为广东战时省会,延续到1945年。彼时,省内重要的金融、商贸机构纷纷迁至(qiānzhì)韶关。
上世纪(shìjì)40年代后,韶关又以“华南(huánán)重工业基地”闻名,诞生了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台电风扇等多项“全国第一”。
钢铁与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构成了韶关的工业版图。但因经济转型和区域发展差异,这个老工业基地综合实力(shílì)相对滞后,面临发展后劲不足(hòujìnbùzú)困境(kùnjìng)。
同时,在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后,寻找(xúnzhǎo)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迫切解决的命题。2024年(nián),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xiàjiàng)5.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1.9%。
事实上,摆在(bǎizài)韶关面前的(de),是粤北五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转折点出现在三年前。2022年5月,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启动建设。按照规划,该数据中心集群将承接广州、深圳(shēnzhèn)等(děng)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qiānyí)。

在此之前,韶关人工智能(réngōngzhìnéng)产业为一张白纸。尽管硬科技含量不高,但能源、成本是韶关的底牌(dǐpái)。
从工业用电成本来看,韶关为全省最低,叠加去年出台(chūtái)的算力券政策奖励,用电成本进一步下探(xiàtàn)。全年平均气温21℃,可降低数据中心(shùjùzhōngxīn)能耗。
加上(jiāshàng)近年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快速增长(kuàisùzēngzhǎng),绿能资源是韶关(sháoguān)的另(lìng)一优势。韶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红林提及,通过摸排,全市的新能源发展开发潜力为1100万千瓦,目前已(yǐ)开发装机容量400万千瓦,具备开发条件的为210万千瓦,其余近500万千瓦正在争取省内政策支持。
“接下来将通过绿证交易、开展(kāizhǎn)绿电(lǜdiàn)直供、推进算电协同、新建虚拟电厂等方式优化集群的(de)绿电占比,预计到2026年数据中心的绿电占比将达到(dádào)80%以上。同时我们还与华为开展合作,提供充足的华为昇腾服务器,并为落地的智算企业提供绿电直供。”蒋红林说。
陈少荣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韶关电力富余近(jìn)100亿度电,绿电占56.7%。随着延网合组推进和电力一体化(yītǐhuà)试点建设,算力成本能与(yǔ)西部地区基本持平。
“算力是AI企业主要(zhǔyào)的成本之一,因此我们关心的一个指标是,人工智能超算集群(jíqún)每千瓦的成本。”暗物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今年年初在(zài)韶关(sháoguān)落地了业务,公司总经理苏江(sūjiāng)接受界面新闻采访(cǎifǎng)时提到,在成本端,韶关相比一线城市有20%的优势,在省内属于成本最优地区。AI企业需要兼备成本和服务优势的算力供给方,韶关提供了这样一个角色。
张嘉恒2021年(nián)就在韶关落地了(le)AI生物材料项目。他是韶关人,目前在深圳工作,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创立了杉海(shānhǎi)创新。
2022年以来,韶关算力发展之快是张嘉恒未曾料想的。他告诉界面新闻(xīnwén),尽管韶关算力产业仍处于完善(wánshàn)基础设施的前期阶段,但在算力储备、底座设置、源网荷储方面(fāngmiàn)的进展很快。
目前,韶关已(yǐ)经聚集(jùjí)了大部分叫得出名号的厂商: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等算力中心项目已经(yǐjīng)建成,华韶(huásháo)、英硕等项目建成投产,腾讯、万国、中粮、华韶二期等项目动工建设,百度智能营韶关标注基地启动运营,中国电信和华为(huáwèi)合作的全球首个商用智算节点已上线。
蒋红林提及,硬件配套方面,投入了36亿(yì)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通讯网络方面,建成了13条连接广州(guǎngzhōu)、深圳的(de)设备级全端运营网,以及12条省际光缆,满足大湾区绝大部分低时延类的业务(yèwù)需要。
6月13日(rì),30余个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涵盖数据(shùjù)中心项目、数据服务与应用项目、大数据制造业项目等。

但相(xiāng)较贵州、内蒙古等枢纽节点,韶关起步相对较晚,能源方面也不比甘肃、宁夏等枢纽节点有优势。鹏城实验室数据智能(zhìnéng)研究所副所长、韶关数据产业研究院院长(yuànzhǎng)相洋向界面新闻分析道(dào),韶关换道超车的优势在于毗邻大湾区下游应用,“西部集群面向东部用户侧的距离(jùlí)很大。相较之下,面向大湾区用户,甚至港澳或(huò)东南亚的出海场景,是韶关的优势。”
2022年,鹏城实验室正式(zhèngshì)了(le)发布中国算力网研究计划,并在单纤双向超500T新型光传输系统、算力网广域长距离RDMA技术及设备上取得突破,相关核心技术直接支撑了韶关枢纽节点的建设,构建了高效能(gāoxiàonéng)算力调度系统、大模型底座与应用计算(jìsuàn)系统。
低时延为韶关(sháoguān)承接大湾区需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韶关数据传输到广州仅需1.3毫秒、到深圳(shēnzhèn)仅需1.66毫秒。
相洋进一步指出,大(dà)模型(móxíng)分为预训练(xùnliàn)和(hé)后训练,预训练即基座模型,需要大算力、大数据和长时间,西部的电力、人力成本优势发挥了作用。随着技术由预训练往后训练发展(fāzhǎn),西部训练的模型要放在东部节点应用,需要训练对接具体场景的行业模型、领域模型,这个时候东部的优势就体现出来。
加上算力(suànlì)应用场景逐步由高时延(shíyán)训练转向低时延推理,推理算力将进入新一轮的爆发期。据全球十大投行之一的巴克莱银行预测,2026年,训练算力与(yǔ)推理算力的比例将由6:4变为3:7。推理算力对时延要求非常高,韶关(sháoguān)低时延、低成本、高带宽优势日益凸显。
蒋红林透露,目前已建成的电信、华韶等数据项目基本(jīběn)售完(shòuwán),三大运营商预计6月份将完成国家干线节点建设(jiànshè)。市内正在加快申报(shēnbào)算网枢纽互联中心,在直连点的基础上再增加高速运力网和算力调度,预计今年完成基础建设。这些都(dōu)将更好满足以推理计算为主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
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眼下,大湾区正站在多个新赛道风口,韶关的算力建设也吸引(xīyǐn)了一批(yīpī)企业前来布局。
华为正在韶关建设存力(cúnlì)中心,聚焦数据(shùjù)可信托管、数据治理、数据流通、数据开发(kāifā)等业务。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chǎnpǐnxiàn)战略与发展业务部总裁王旭东提到,该中心也可以作为省级的数据备份中心、语料库、开发和利用中心。
软通动力也将在韶关承建算力调度平台,提供基础设施生产及系统运维等服务、研发(yánfā)部署大模型。软通智算科技(广东(guǎngdōng))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春元向界面新闻表示,公司已在韶关投资了(le)一批(yīpī)算力,规模有数百亿。
王春元指出,在韶关(sháoguān)的业务开展(kāizhǎn)主要基于几个(jǐgè)方向。首先是借助于粤港澳(yuègǎngào)大湾区计算服务平台、韶关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进一步打通大湾区应用端和韶关算力,以服务平台形式(xíngshì)开展公共服务。第二,基于未来两三年算力应用爆发的预测,在本地持续投资算力。第三是承接AI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延伸数据服务(shùjùfúwù)、治理、清洗标注,以及行业模型训练调优和智能体打造等业务。
“未来数据中心的密度也(yě)会有新的要求。传统数据中心以互联网需求(xūqiú)为主,为低密度机柜,通常是4千瓦(qiānwǎ)到7千瓦。而计算(jìsuàn)时代的网络架构更要求整个集群的高速互联,因此我们会朝着20千瓦到40千瓦,甚至100千瓦的方向去做。”王春元说。

苏江提及,行业智能体落地时(shí)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yīnsù)在于,能否可信、可控、可解释,这也是体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后续会在多个领域落地大规模的算力消纳,汇聚在韶关(sháoguān),同时在算力能力产出(chǎnchū)、数据产业构建方面展开合作。
在省内,广州、深圳(shēnzhèn)从市到区(qū)也在建设算力集群。王春元认为,深圳、广州可以聚焦于算力应用大模型底层,韶关是(shì)更基础设施的定位,形成优势互补,“从杭州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杭州其实并不在乎算力是不是在本地。因为算力本身不会(búhuì)产生核心(héxīn)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算力应用。所以广州跟深圳应该注重于算力应用本身。”
租赁算力不会产生核心(héxīn)价值,这也意味着,发展算力基础设施对韶关而言仅仅是产业转型的第一步。如何(rúhé)以此为契机,推动上下游的发展并带动GDP,是这座城市思考(sīkǎo)的议题。
韶关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当前韶关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产业(chǎnyè)转型升级相对缓慢,大数据、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qǐbù)爬坡阶段,体量较(jiào)小,缺乏市场竞争力(jìngzhēnglì)强、具有引领性的大型产业集群。
韶关算力产业链正向上中下游寻找附加值,目前招引上下游项目31个。蒋红林提到,上游(shàngyóu)的朗科(lǎngkē)科技等(děng)12个工业项目已经(yǐjīng)投产,中兴通讯等7个硬件制造项目正在建设;下游部分政务数据备份中心已经落地建成,百度标注基地等有6家服务商入驻。
相洋认为,韶关(sháoguān)可以发展算力服务,如API(应用服务(yìngyòngfúwù)接口),以及(yǐjí)修图、短视频编辑等应用,在提供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专门的市场团队。
张嘉恒则提出,韶关本身具备材料产业基础,如有色金属、钢铁,并发展出欧莱新(xīn)材等(děng)靶材企业,新材料跟AI结合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人才可以在珠三角、大湾区(qū),算力、服务器、数据中心放在韶关,用(yòng)AI开发出来的新材料,可以放在韶关生产,作为后(hòu)端配套,这样才能带动本地产值。”
张嘉恒的公司目前就采用(cǎiyòng)了这种模式,生产环节在韶关,研发(yánfā)环节在深圳。他计划未来进一步拓展储能材料方面的业务。
在工业强市战略(zhànlüè)下,韶关(sháoguān)正在推动大规模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按照规划目标,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算力中心延伸制造业(zhìzàoyè),成为(chéngwéi)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之一。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带来了(le)庞大的机电和服务器市场,我们预计有2000多亿的市场,也(yě)为电子信息和装备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我们重点招引服务器、路由器、光模块、IT设备、变压器、UPS电源等(děng)配电设备、液冷机柜制冷设备、企业(qǐyè)级SSD等存储设备以及(yǐjí)网络通信设备等硬件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蒋红林说。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