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潍坊坊子: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体育正文 291 0

潍坊坊子: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潍坊坊子: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大众网记者 王世敏 通讯员 刘超 潍坊报道(bàodào) 眼下,在潍坊市坊子区稷丰现代农业园区内,空气中飘散着阵阵麦香(màixiāng),600余亩(yúmǔ)小麦已尽数收割完毕,饱满的麦粒在晒谷场均匀(jūnyún)铺开,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这是我们种植的富硒小麦,膳食(shànshí)纤维含量要比普通小麦高得多,脂肪和含糖量也更低。”山东(shāndōng)稷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说,小麦经过晾晒处理后,会进一步加工成富硒面粉(miànfěn),销往全国各地,尽管价格比(jiàgébǐ)普通面粉高不少,但依旧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供不应求。 产品(chǎnpǐn)的畅销,得益于稷丰(jìfēng)农业在生态农业绿色(lǜsè)发展上的创新探索(tànsuǒ)。据了解,稷丰现代农业园区是坊子区生态农业数字应用场景的典型代表,全力推进富硒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多元产业发展。2024年,坊子区农业农村局推动促成了园区与山东省农科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构建起一条“生态生产-绿色加工-高质量(gāozhìliàng)产品-全方位(quánfāngwèi)销售”生态农产品全产业链。 “在小麦(xiǎomài)种植过程中,专家指导我们采用蛇床草生态调控技术,在灌溉带种植蛇床草,构建起“功能(gōngnéng)植物引集-天敌(tiāndí)控害”网络,提升麦田天敌数量,有效控制麦蚜等(děng)虫害,杜绝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王刚介绍,通过(tōngguò)生态防控技术以及坊子区建设的数字智能化病虫害测报系统实时监测,他们实现了农作物生态化和数智化生产。 走进稷丰农业(nóngyè)富硒面粉加工区,晾晒后的小麦通过传送带进入石磨机组,经过(jīngguò)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后,最终变为细腻的面粉。王刚告诉记者,在面粉加工环节,他们采用了(le)“石磨低速研磨”技术,全程低温加工,最大限度保留了小麦的营养与(yǔ)天然(tiānrán)风味,这是产品广受欢迎的关键。 “我们依托中国电信区块链技术,让产品信息直达(zhídá)全国,实现(shíxiàn)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全流程可追溯,同时与京东、盒马鲜生等电商及新零售平台深度合作,线(xiàn)上线下融合(rónghé)发力,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王刚说。 “我们通过标准化引领、数字化赋能、差异化竞争,推动农产品从‘种得好’向(xiàng)‘卖得好’跃升。”坊子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光亮介绍,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和省级(shěngjí)生态农场(nóngchǎng)各1处(chù)(chù),建成省级标准化基地7处,打造生态农业数字应用场景8处,制定涵盖种植、加工、储运的技术标准32项,全区优质农产品认证数量达70个(gè),其中有机认证54个、绿色食品9个。 近年来,潍坊市坊子区立足资源、区位、产业优势,锚定(máodìng)生态农业绿色发展(fāzhǎn)定位,以(yǐ)“生态筑基、品牌赋能”为核心,聚焦生态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向集约化、智慧化、可持续(chíxù)化转型,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以稷丰农业为代表,坊子区通过生态化生产、数智化赋能、产业化(chǎnyèhuà)融合,构建了生态农产品全产业链‘坊子模式(móshì)’。”日前,生态农产品全产业链观摩研讨会在坊子区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lǐshìzhǎng)、中科院国家(guójiā)重点实验室主任戈峰(gēfēng)在会上表示,“坊子模式”为探索生态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国家端好、端牢粮食饭碗(fànwǎn)贡献了坊子智慧和力量。
潍坊坊子: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